本報駐印度、德國特約記者 李梓碩 張 健 本報記者 劉 明 本報特約記者 伊 文
“我在等著(印度)被感謝?!?1月15日,印度外長蘇杰生在談到該國購買俄羅斯石油時宣稱,印方這一方針在安穩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商場方面發揮了重要效果。俄烏抵觸迸發后,西方對俄羅斯施行制裁,約束其石油出口。印度許多購入俄油,還經過“洗油”將俄油產品出口到制裁俄羅斯的國家。那么,印度究竟買了多少俄油,又經過倒賣俄油賺了多少?印度大賺的背面,虧的是誰?西方是否欠印度一句“謝謝”呢?
本年前9個月,印度就省了27億美元
從韓國動身后,滿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世紀”號原計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瓦迪納港泊岸,印度石油公司以及印度和俄羅斯企業合資的納亞拉動力公司在當地建有煉油廠等設備。可是,由于遭到美國制裁,“世紀”號現已在間隔印度港口1600英里(約合2575公里)的海域,漂了十多天。
據彭博社報導,印度航運管理部門表明,“世紀”號之所以沒能停靠印度,是由于該國官員正在糾結是否讓該油輪卸貨。跟著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收緊,印度好像對購買俄油呈現不堅定。不過,一艘油輪是否能泊岸,并不能在大局上影響印度購買俄油。西方媒體稱,一支“鬼魂艦隊”正在將俄油運往國際各地,而在曩昔兩年,印度是俄油的首要買主。
由于物流本錢高,印度煉油企業曩昔并不常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但現在,它們卻成了俄羅斯重要的石油客戶。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稱,大宗商品交易剖析公司克普勒(Kpler)的數據顯現,2022年1月,即俄烏抵觸迸發前一個月,印度均勻每天從俄羅斯進口6.7萬桶原油。這一數字從2022年3月開端上升,當月到達均勻每天13.6萬桶。2022年6月,印度的俄油進口量到達均勻每天112萬桶。當2022年12月5日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產品限價機制收效時,印度現已均勻每天從俄羅斯購買120萬桶原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22/2023財年(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印度均勻每天從俄羅斯進口102萬桶原油,占印度該財年石油進口總量的20%,是2021/2022財年的11倍,由此俄羅斯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給國。
路透社征引職業數據進行的報導顯現,2023/2024財年(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印度日均進口俄油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從2023年4月到9月,印度均勻每天進口176萬桶俄油,是2022年同期(約78萬桶/天)的兩倍多,這使得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升至其石油進口總量的2/5左右。克普勒和石油剖析公司Vortexa的開端數據別離顯現,本年10月,印度對俄油的進口量下降了12%和8%,為157萬桶/天和149萬桶/天。不過,克普勒首席原油剖析師卡托納剖析說,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將在11月反彈。他進一步解說說,僅在11月的前3天,就有10艘滿載原油的油輪從俄羅斯抵達印度的煉油廠,印度11月進口俄油的增量將會抵消10月的下降。
在俄烏抵觸迸發前,印度首要從伊拉克等中東國家進口石油。跟著許多購買俄油,印度從中東進口的石油量呈現下降。本年4月至9月,印度從中東國家均勻每天購買197萬桶原油,比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約28%,這使得中東區域占印度石油進口總量的份額從上一年同期的60%降至本年的44%。《日本經濟新聞》稱,事實上,在2022/2023財年,印度的十大供油國中有6個國家的對印出口量下降,其間尼日利亞減少了49%,美國減少了24%,科威特減少了18%,伊拉克減少了10%。
據法國《國際報》等媒體報導,依據俄羅斯方面的數據,印度的俄油訂單在2022年增加了22倍。信實工業公司和納亞拉動力公司是印度進口俄油的兩大企業。自俄烏抵觸迸發以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中,有45%是它們進口的。這兩家公司都在古吉拉特邦卡奇灣開展業務。印度其他買家包含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
購買打折俄油,印度省了多少錢?路透社給印度算了一筆賬。該媒體稱,印度政府部門的數據顯現,本年1月至9月,印度進口了6906萬噸俄羅斯石油,相當于每天185萬桶,其間包含經過從韓國、希臘和西班牙轉運進口的俄羅斯石油。路透社的核算顯現,在此期間,交付給印度煉油廠的俄油均勻價格為每噸525.6美元,其間包含運送和穩妥本錢。比較之下,同期伊拉克石油的均勻到岸本錢為每噸564.46美元。伊拉克石油的質量與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大部分中酸烏拉爾原油相差無幾。核算顯現,與購買伊拉克石油比較,這相當于為印度節省了27億美元。
“洗油”后,印度對歐洲石油產品出口大增
印度購買的俄油,除供本國運用外,還將其間一部分提煉成產品,出售給制裁俄羅斯的國家。一些專家稱這一進程為“洗油”。“洗油”讓俄羅斯石油繞過了西方的制裁。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本年5月報導,在俄烏抵觸迸發之前,印度一般均勻每天向歐洲出口15.4萬桶柴油和航空燃料??墒?,克普勒的數據顯現,歐盟從本年2月5日起徹底制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后,這一數字已增加到每天20萬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和消費國,其原油消費中有80%依靠進口。
自西方國家對俄海運出口原油施行“限價令”以來,印度是向施行限價令國家出口石油產品最多的國家。路透社稱,克普勒和Vortexa的數據顯現,由于歐洲將俄羅斯石油產品拒之門外,印度對歐洲大陸的柴油出口在2022/2023財年增加了12%-16%,到達15萬桶/天-16.7萬桶/天。依據克普勒的數據,印度柴油的首要歐洲買家是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國。2022/2023財年,歐洲約占印度航空燃料出口的50%,約為7萬桶/天-7.5萬桶/天,比2021/2022財年增加了4萬桶/天-4.2萬桶/天。除了增加對歐洲的出口,印度還增加了對美國的真空瓦斯油出口。數據顯現,美國2022/2023財年大約每天進口1.1萬桶到1.2萬桶真空瓦斯油,占印度煉油質料出口總量的65%-81%,這些質料可以進一步加工為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在2021/2022財年,印度均勻每天向美國出口約500桶真空瓦斯油。
盡管不能說印度出口到西方的石油產品所用原油都來自俄羅斯,但俄油的確增強了印度的石油產品出口才能。據彭博社本年11月報導,克普勒的數據顯現,歐洲從印度進口的柴油有望飆升至每天30.5萬桶,這是2017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本年11月抵達歐洲的原油中有一批來自納亞拉動力公司,這是稀有的。該公司本年近60%的原油是從俄羅斯進口的。還有數據顯現,歐洲最大的印度柴油供貨商信實工業公司逾1/3的原油來自俄羅斯??ㄍ屑{剖析說,印度出口到亞洲的柴油現在約占該國柴油出口總量的19%,而上一年這一份額為33%,這說明本年印度將許多柴油出售到了歐洲。
日媒:印度“協助解救西方”
經過倒賣俄油,印度不只促進了本國經濟增加,還有用按捺了通脹。據《日本經濟新聞》剖析,在通脹方面,2022/2023財年,印度購買的俄油均勻價格為每桶83美元,伊拉克原油和沙特原油的進口價格則別離為每桶90美元和100美元。石化產品的海外出售也改進了印度的交易出入。此前在全球石油價格飆升之際,進口相對廉價的俄油協助印度獲得了進口原油和出口石化產品之間的差價收益。跟著印度對中東三大石油出產國伊拉克、沙特和阿聯酋的依靠程度從53%降至47%,印度現已完成了原油供給國的多元化。
不過,印度購買廉價俄油的做法遭到西方國家的廣泛批判。本年3月,歐盟外交與安全方針高檔代表博雷利表明:“假如柴油或汽油從印度進入歐洲,而這些柴油和汽油是用俄油出產的,那肯定是在躲避制裁,歐盟成員國有必要采納辦法(予以應對)。”兩個月后,他敦促歐盟沖擊印度向歐洲轉售俄油產品的行為。2022年11月,印度石油和天然氣部長普里在承受CNN采訪時,被責問“印度是否從購買俄油中獲益,該購買行為是否存在品德抵觸”。
印度并不認可博雷利的說法,由于“印度出售給歐洲的柴油不能被視為俄羅斯產品”。印度不少民眾也以為西方所謂的“品德抵觸”毫無依據。“與其問印度,不如先問問他們的政府在做什么。他們的國家(在俄烏抵觸中)沒有面對任何品德抵觸嗎?”一名印度大學生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說。另一名印度學生批判說,西方總是期望其他國家依照他們的主意去做,這樣對他們有利。印度一位學者表明,印度奉行獨立外交方針,從俄羅斯購買石油有利于印度的動力安全、動力來歷多樣化、促進經濟增加。印度商人可汗則表明,在購買俄油這一問題上,印度國內的右翼力氣一般持對立態度,左翼和中間派則支撐購買。
印度官方、企業以及一些國際媒體以為,新德里倒賣俄油有積極效果。據美國CNBC網站本年9月報導,印度最大的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表明,印度進口俄油對國際石油商場來說是雙贏。在進口俄油后,印度釋放了海灣區域的一些石油,這些石油可以供其他國家進口,然后促進了全球經濟安穩?!队《人固箷r報》報導稱,11月15日,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英國的一場活動上表明,新德里購買俄油的方針,在安穩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商場方面發揮了重要效果,有利于遏止全球通脹,“我在等著(印度)被感謝”。關于誰應該感謝印度,有的媒體以為是國際,有的則以為是西方?!度毡窘洕侣劇反饲鞍l文,以為印度經過購買俄油“協助解救西方”。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也表明,西方應感謝印度。
《日本經濟新聞》以為,其實關于印度購買俄油,西方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是由于俄羅斯的石油日均出口量約為800萬桶。假如這一供給消失,國際商場或許遭到巨大沖擊。俄烏抵觸迸發后,一些專家正告說,由于制裁俄羅斯引發紊亂,油價或許會超越每桶200美元,但在到達略高于每桶120美元的峰值后,油價現已回落,而這里邊有印度的效果。
歸納來看,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好像成了制裁俄羅斯的“受害者”。此前德國在動力方面十分依靠俄羅斯。在西方制裁莫斯科后,德國的動力安全和經濟發展都遭到影響。德國聯邦議院議員達代倫日前表明,俄烏抵觸迸發之后,該國動力和食物價格飛漲,政府開端向民眾供給動力補助,可是這一補助將在本年年底中止。德國不像一些國家氣候溫暖,冬季氣候會很冷,人們需求廉價的動力、廉價的天然氣。
廈門大學中國動力方針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明,制裁俄羅斯后,歐洲國家明顯受的丟失比較大,不過歐美對印度倒賣俄油是政府公開罵、企業私底下買。公司都是民營的,以賺錢為方針。這兩者并不矛盾。林伯強說,關于歐洲國家政府來說,動力問題也是一個權衡利弊的問題,它們并非不知道高油價對民眾日子和工業的沖擊都很大,但哪個更重要?它們以為,“安全”更重要,經濟利益次之,那么它們需求為此付出代價。不過,拋棄經濟利益對歐洲國家的低碳轉型是有優點的,由于曾經歐洲國家政府很難壓服民眾花更多錢為清潔動力埋單,現在就比較簡單了,所以這對政府來說也不全是壞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