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萬億核酸試劑窩案”之后,越南國內又查辦一同“防疫反腐”大案——
在全球新冠疫情迸發之初,用近2000班“救援包機”把滯留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萬越南公民接回國。這一場曾被越南官方高調宣傳為“世界上只要很少的國家做到”的人道主義幫助,私自淪為其國內部分官商牟利的關鍵。
從2021年末發動查詢至今,已有逾30名官員因涉嫌納賄、濫用職權等罪名被拘捕,觸及越南交際部、公安部、交通部等多個政府部門。特別值得注重的是,該案子導致范黎明、武德儋兩位在越南國內較有口碑的越共中心委員、政府副總理一同下臺,外長裴青山亦遭紀律處置。
多名黨政高級干部被查,背面是否有深意?由越共中心總書記阮富仲主導的鐵腕反腐展開至今逾十年,繼續推進面對哪些難點?是否會燒向常被言論熱議的越南戎行經商一事?環繞相關問題,觀察者網采訪了越南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我國與周邊國家聯系研討中心主任趙衛華教授。
【采編/觀察者網 李泠、劉嘯云】
觀察者網:近10年來,越南反腐呈現了不少大案要案,這起“幫助包機”案在越南近年來的反腐奮斗中歸于什么水平?
趙衛華:現在看來,能夠說“幫助包機”案是這類案子中等級最高的一同,由于這起案子牽扯到的人員十分廣泛,等級也最高。
越南《少年報》就“幫助包機案”刊發的挖苦漫畫:“幫助航班”上的“糜爛”乘客越來越多。
案子開展到現在,范黎明以辭去職務告終。他是越共政治局委員,出生于1959年。若無這起案子,他的政治生命還或許連續好久。
武德儋也以辭去職務的方法完畢其政治生計。客觀而言,他也是一個十分優異的人,盡管在作為副總理的后兩屆任期內主管的是科教文衛等事務,在各個副總理中主管的事務相對邊際化,但在抗疫方面取得了超卓的成果。更為重要的是,越南將數字強國戰略作為越南未來開展方向,武德儋在比利時留學時專業正好是與電信相關的專業,后來在武文杰(注:1922-2008,曾任越共中心政治局委員、越南總理等。)的選拔下又擔任越南郵電部的作業,數字信息業也恰在其主管范圍內。假設不是卷進這起案子,他本來應該還會大有作為。
范黎明和武德儋(材料圖/越南《人民戎行報》)
范黎明和武德儋在越南都歸于口碑不錯的高級官員,簡直從未傳出過政治丑聞。這次之所以辭去職務,首要是遭到幫手或部屬的牽連,由于幫手或部屬的糜爛行為而承當相應的領導職責。
這起案子從上一年開端至今,牽扯到越共政治局委員、越共中心委員、兩名副總理、多名省部級高官和許多的廳局級以下的官員,迄今為止,簡直還沒有哪一個反腐案子繼續時刻如此之長,涉案人員數量如此之多、等級如此之高。
觀察者網:您方才說到副總理范黎明辭去職務,鑒于范黎明被視作“親西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一處置也被某些言論解讀為南北奮斗的成果。您是否定同這觀念?
趙衛華:其實我不大期望用“南北奮斗”來描繪越南政壇的現狀。我的確提過“南邊派”、“北方派”,但我運用這些術語首要是為了解說前史現象。所謂的“南邊派”和“北方派”是一種前史現象,是曩昔時,而非現在時。
簡略地以地域來區別一國政壇的利益集團和政治傾向,或許看起來會比較形象,但實踐來說是十分淺薄的,是不符合根本的政治學知識的。一個國家政治人物的政治傾向怎樣或許簡略地依照地域區別呢?一般來說,政壇中的道路不合仍是源于不同的崇奉、價值觀以及實際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沖突,這些都不能簡略地用“南北”來區別。
實踐上,范黎明和武德儋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范黎明的家園在距河內不遠的南定省,武德儋則是海陽人。可是,他們在越南政治光譜中地點的方位或許會與他們原籍地點的方位有所不同,兩人給外界留下的形象或許更多的是“改造派”形象。
南定和海陽地點地理方位
范黎明和武德儋既有不同之處,也有許多相似的當地。
范黎明身世于政治世家,是越南前交際部長阮柱石的兒子,歸于典型的子承父業。作為“二代”,開端他給人的形象是受其父親及其父親的搭檔的選拔才得以進入交際部,并很快走上高位,但在長時刻實踐中他證明了自己的才能。客觀而言,從服務越南利益的視點來看,他應該是一位很優異的交際部長,在擔任交際部長的十年間,他在越南國內應該是得到認可的。
武德儋則是身世于農人家庭,在進入政壇之初,沒有任何布景。武德儋先后遭到兩任總理武文杰、阮晉勇的欣賞和選拔,先后擔任郵電部和北寧省首要領導,不到50歲就出任政府副總理。不過,武德儋從第二個總理任期開端首要分擔科教文等相對邊際的范疇。其政治生計多少有點“高開低走”。不過,武德儋在越南政壇的口碑仍是不錯的,他在擔任省委書記和副總理期間一貫親民,越南民眾對他頗有好感,民眾在網上對其點評一貫很高。
范黎明和武德儋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有留學西方的閱歷,范黎明曾留學美國,武德儋曾留學比利時。兩人都接受過西方的教育,這也是部分人以為他們“親西方”的原因。受留學閱歷影響,或許范黎明會比較了解美國,武德儋會比較了解西歐,不過他們是否“親西方”則很難說;作為政治家,他們都是為越南服務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至于越南反腐是否觸及內部派系奮斗,現在尚無清晰依據。外界多有這種觀念,但越南官方否定此次反腐是派系鎮壓。
觀察者網:這次工作中,越南交際部是“重災區”。越南官方通報稱,“裴青山同志及交際部黨組成員對交際部黨組的違紀及過錯行為承當職責。依據違規違紀情節,及其形成結果,依照黨中心對違規違紀的黨組織及黨員的紀律處置規則, 中心政治局決議對裴青山進行嚴厲批評,要求裴青山仔細反省,深入吸取經驗,及時督導作業,完全整改并向政治局報告。”您怎樣看待對外長裴青山的這一處置?這對他個人的未來或許形成什么影響?有觀念猜想,他的政治生計或許差不多到頭了,您以為呢?
趙衛華:越共十三大時,越南交際部長的人選有黎懷忠、裴青山兩人。終究,黎懷忠被調到了中心對外部擔任部長,裴青山成為交際部部長。
裴青山的閱歷和范黎明相似。上世紀90年代初,越美聯系沒有正常化時,越南交際部派了一批人赴美留學攻讀學位。這批留學生所充任的人物沒有正式發表,但現在看來,他們起到的效果應當是“交際破冰”、增進兩邊了解。裴青山和范黎明同歸于這批赴美留學生。
范黎明開展得比較快,應該是與其布景是分不開的;裴青山的開展也不錯,在范黎明離任后繼任交際部長。以交際體系在越南政壇中的重要性而言,該體系的現任部長一般都是政治局委員。范黎明脫離交際部后,這一名額暫時空缺,所以假設沒有這起案子,裴青山本來或許有望補選進入政治局。但現在看來,裴青山成為政治局委員的或許性大大下降。
不過,我個人以為,裴青山不太或許遭到進一步處置。從越共中心的決議能夠看出,這次被處置的是2016-2021年的交際部黨委。這幾年間,裴青山僅僅副部長,主持作業的是范黎明,因而本次處置針對的真實對象是范黎明而非裴青山。
越南政府不太或許把交際部“一鍋端”,對裴青山略施“擊打”,讓范黎明辭去職務,這件事就算根本完畢了。范黎明的政治生計算是完畢了,讓他自動辭去職務是為了給他保存終究的體面,但裴青山的政治生計應當不會到此為止。
越南外長裴青山(材料圖/越通社)
咱們還要留意到,在越南,遭到處置并不等同于政治生計結束。越共前史上曾多次呈現這樣的狀況:某一官員遭到過紀律處置,但后來又逆勢而上,進入政治局乃至“四駕馬車”。比方,張晉創在擔任胡志明市委書記時曾遭到紀律處置,但終究仍能成為越南國家主席;陳俊英在越共十三大之前被媒體曝光公車私用,因而遭到紀律處置,但爾后仍能成為政治局委員。當然,逆勢而上的條件是這些官員犯下的過錯都不太嚴峻。
總歸,我以為,裴青山不會再遭到進一步牽連,但他進入政治局的期望很或許就此落空。裴青山受了處置,大概率沒有時機參加十三屆政治局委員補選,假設阮富仲答應他參加半途補選,恐怕難以服眾。十四大離現在也只剩短短三年左右的時刻。假設裴青山還年青,或許未來還有時機,但鑒于他的年紀和范黎明差不多,能夠說簡直不或許進入政治局了。
觀察者網:在程序上,曩昔的反腐運動中,開除高級官員黨籍的決議往往會集比及越共中心舉行全會時作出;但在處理“核酸試劑案”和“幫助包機案”時,越南經過暫時中心會議開除中心委員的黨籍,這在越共前史上仍是第一次。您怎樣看待這一程序上的變化?
趙衛華:越南的確一般比及中心全會才做出開除高級官員黨籍的決議,但事實上,越南舉行中心全會的頻率十分高,一年要開好幾回。假設觸及重要人物或緊急工作,還會舉行暫時中心會議。
這起案子觸及疫苗、包機,牽扯到大批官員,其間包含核心層的大角色,比方裴青山、武德儋以及或許參加十四大競賽的范黎明。裴青山被擊打了一番,但保存了交際部長的職務;武德儋和范黎明辭去職務;其他涉案官員的命運就不太好說了,或許會被開除黨籍乃至被移交司法機關。我覺得,首要仍是由于觸及核心層人物,所以越共中心在一次暫時中心會議中做出上述決議。
觀察者網:一些專家學者在評論越南反腐舉動時會說越南反腐現在已進入“深水區”,但關于水怎樣個“深”法,沒有更多闡明,點到即止;越南官方也在說,越南反腐進入“攻堅戰”。您能否具體談談現階段越南反腐的難點或者說“硬骨頭”都有哪些?
趙衛華:我國有句俗話“雞犬升天,雞犬升天”,越南也有附近的表述,“一人當官,全族可恃”。其實許多越南學者都很清楚越南的國情,在一些相關作品中對這些現象多有反思。他們在談及越南糜爛問題時都指出,越南政壇中的各種聯系往往“錯綜復雜”。所以,假設逐個深究,恐怕許多人都無法逃過。
這也便是為什么阮富仲要進行“溫文反腐”。所謂“溫文反腐”,便是先抓首要的貪腐官員,且處置力度也比較輕,這樣做在客觀上能夠削減反腐阻力;至于對非必須人員的懲辦,由中心掌握節奏,看需不需求。
在歷屆越南領導人中,阮富仲反腐決計應該歸于最強的。他在任期間,許多官員在反腐中遭到紀律處置和司法處理,其間也不乏與他走得比較近的官員。可是,關于不同官員采納什么樣的處置方法,外界仍是有不同的觀念。
越共中心總書記阮富仲(材料圖/越南媒體)
之所以說越南反腐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戰”,是由于越南反腐所觸及官員的數量越來越多、等級越來越高,包含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官員。前幾年被處置的官員,除了丁羅升(注:曾任越共十二屆中心政治局委員、胡志明市市委書記,越南國家油氣集團黨委書記。2018年1月和3月,因觸及越國油貪腐案中的兩起案子,別離被判刑13年、18年)之外,大部分都等級不高。
而近幾年里,政治局委員受處置好像現已不再稀罕,最近兩三年內,先后有黃忠海(注:曾任越南副總理、越共十二屆中心政治局委員、河內市委書記,2020年遭正告處置,并調離原職務。)、阮文平(注:曾任越共十二屆中心政治局委員、越共中心書記處書記、中心經濟部部長、越南國家銀行行長等職,2020年遭正告處置并除名。)、范黎明等政治局委員被問責,至于中心委員,數量就更多。
在這次反腐案子中,除了近來辭去職務的范黎明和武德儋,還有之前落馬的朱玉英(注:曾任越共中心委員、河內市長、越南科技部部長,2022年被開除黨籍并除名。)和阮青龍(注:曾任越共中心委員、越南衛生部部長,2022年被開除黨籍并除名。)。
處置一個高級官員,或許牽扯到許多其他官員,假設深挖下去,恐怕許多人都無法逃過。越南政府需求充分考慮各方面的聯系,掌握好反腐的力度。盡管越南公安部發言人表明工作還不算結束,但這次處置裴青山、讓范黎明和武德儋辭去職務,帶有“到此為止”的意味,即便繼續深挖,或許會觸及一些中下層官員,而不大或許再觸及與范、武相似等級的官員。
觀察者網:關于越南反腐,國內一些言論很是注重這把火什么時候會燒向越南戎行,特別是越南戎行經商一事。最近,這方面有沒有什么值得注重的意向?軍方在中心委員會層面實力大增,是否也會在必定程度上加大越南戎行內部反腐的難度?
趙衛華:我以為,在戎行經商問題上,越南的狀況與我國并不完全相同,因而不能簡略地以咱們國內的思想來看待越南戎行的經商問題。
前史上,我國進行過聞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我軍也參加了生產活動,“自己著手,錦衣玉食”。在改革敞開初期,我國經費向經濟建設歪斜,在爾后近20年時刻內,我軍的經費也十分有限,所以其時呈現了“戎行經商”現象。
越南的戎行經商現象的確也導致了許多問題,越南每次反腐舉動都觸及到了軍方高官,乃至牽扯到了國防部副部長,可見問題之嚴峻。但越南戎行經商現象的原因與我國并不完全相同。
越南的GDP只要3000多億美元,軍費缺乏問題一向困擾越南高層。因而,越軍除掉依托國家撥款,還要自行籌措部分費用。越南戎行經商所獲的贏利中,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滿意戎行經費的需求。越共中心期望經過戎行經商,讓越軍具有在經濟上“給自己輸血”的才能,從而在越南沒有殷實起來、財務無法大規模向戎行歪斜的狀況下確保越軍的戰斗力。
在此過程中,也導致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經商人員成為了最大的獲益者,其收入遠遠超越一線戰斗部隊人員,這引起了其他一些人的不滿。現在,越共中心也現已留意到了上述問題,跟著越南經濟的開展,一線部隊的待遇正得到大幅改進。
越南戎行經商問題不是短期內能夠處理的。越共中心必定意識到,戎行經商存在很大危險,或許會腐蝕戎行的戰斗力,但這是他們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確保戎行戰斗力需求足夠的經費,在經費缺乏時只能答應戎行經商。因而,我以為,越南戎行經商現象還會繼續適當長的一段時刻,只要當越南的改造敞開邁上新的臺階、國民人均生產總值翻番、戎行取得足夠的經費之后,戎行經商才或許逐步被阻止。
其實,我國當年的狀況也是相似的。改革敞開初期,咱們不是沒有意識到戎行經商或許導致的問題,但其時咱們力不從心;在改革敞開進行到必定階段、國家有了必定的經濟堆集之后,我國就開端處理這個問題了。
并且,越南戎行在經商時并不是什么掙錢就做什么。越南戎行經商觸及多個不同范疇,其方針除掉掙錢,還包含確保國家安全。
比方,越南戎行運營著越南郵政電信集團,開展電子商務,這樸實是為了掙錢。最近,阮富仲總書記訪華,中越兩國就電子商務達到一系列協作條款,其間部分事務就由越南郵政電信集團承當。越軍經過跨境電商事務掙了許多錢。
越南郵政電信集團(VNPT)(材料圖)
在此之外,越軍還經過經商操控著許多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職業,比方高新技術、國防科技、電信等——其實在許多國家,高新技術在剛剛呈現時都會向戎行歪斜,一段時刻后才由軍用轉為民用,不只越南如此,美國也是如此。
總歸,我覺得處理越南戎行經商問題或許需求長時期的盡力。跟著越南經濟的增加,一些事務或許會從戎行中剝離,被從頭安頓或從頭整理;但現在,越共中心盡管看到了戎行經商的問題,卻不大或許當即處理。
也有人憂慮,戎行經商是否會導致尾大不掉,從而要挾越共中心的領導權?我覺得這個憂慮是剩余的。越南和我國一樣著重“黨指揮槍”,這一原則從革命奮斗時期起遵循至今,幾十年來從未改動。戎行是不或許反過來指揮黨的。
你方才說到中心委員會內軍方實力大增,我以為這首要是出于其保護既得利益、有備無患的考慮。即便中越兩國領導人都尋求兩國的友愛,但這并不意味著越南會拋棄安全防備。越共十三大政治報告表明要盡早盡遠地防備危機、有備無患。因而,越南在現在的階段愈加注重軍方的效果,增加了中心委員會中軍方人員的名額。但這并不會導致越南政壇中戎行實力失控,由于越共牢牢地操控著戎行的指揮權。